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说法不实 专家称难统计
2013-10-14 14:07 点击量:9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得知,最早的相关信息来自于《中国经济周刊》的一篇有关“过劳死”的报道,但该报道中引用的数据是“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而且,并无报道将中国“过劳死”人数同日本进行比较。
专家称,“过劳死”这个概念在医学上并不成立,“过劳死”人数难以统计,所谓“过劳死”及“‘过劳死’第一大国”,都只是媒体炒作出来的概念。
追溯一:过劳死年超60万被众媒体反复提及
“每年60万”、“中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从何而来?
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最新的相关中文报道,见于10月10日的《环球时报》。该报道编译日本“news-postseven”网站文章,称“中国公司过劳死人数年逾60万”。
《环球时报》提及的日本媒体文章发表于10月9日,文中确实提到了“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中国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
然而,这一说法并非最先见于日媒。2012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压力山大”背后的集体焦虑感值得警惕》称,“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并未提及信息的来源。
这一内容被国内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广泛引用。
追溯二:媒体互相编译引用实为“翻译”出问题
早在2006年,“中国每年60万‘过劳死’”的说法就已出现并流传。
北青报记者发现,最早出现“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内容的中文报道,出现于2006年6月22日的《环球时报》,该报道编译了韩国《韩国经济》的文章,称中国“每年因过劳死去世的人多达60万”。
《韩国经济》报道的原文指出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韩媒所指的,是《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6月第23期的报道《“过劳死”——时代的必然还是法制的乏力加班:需不需要工会同意》。
这篇报道中相关的说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杨新春教授,但他的原话是“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
韩媒在援引时,表述称“据估计,一年60万人死于过劳”,将“猝死”翻译成了“过劳死”,而此文又继而被《环球时报》编译转发。
在韩媒的文章中,涉及了“超越日本”的表述,但这篇报道所指是人均工作时间而非“过劳死”人数。
专家说法:猝死不等于“过劳死” 医学上无“过劳死”概念
“‘猝死’不能等同于‘过劳死’,而且医学上根本没有‘过劳死’的概念。”《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所采访的杨新春教授对北青报记者说。
杨新春介绍,“60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个课题,说的其实是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估计。
该课题以我国心脏性猝死预防为研究课题,该课题通过监测和推算,得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每年约54.4万。“医学上没有办法统计所谓‘过劳死’人数。”
“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病人本身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工作累可能会加大心脏负担,但从医学角度,我们不可能把‘过劳’或者‘工作压力大’当作死亡的原因。”杨新春说,“‘过劳死’其实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
而且,杨新春觉得“中国超过日本成‘过劳死’第一大国”的说法“不可靠”:“这是没法比较的,中国和日本的总人数差别那么大,怎么可能通过绝对数字比较呢?再则,即使在日本医学界,也没有‘过劳死’的说法。”
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上述有关猝死的研究课题中,也没有涉及同其他国家的比较。“这项研究只是想提醒人们有病早看病,并没有把猝死和‘工作压力’或者‘加班’直接联系在一起。”
网传
“中国每年有60万人因‘过劳’而死,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网络流传,加之近期年轻白领、在校博士劳累猝死的新闻频发,这一说法引起网友的强烈共鸣,纷纷慨叹“压力山大”。
调查
1.调查称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60万,中国媒体报道,韩国媒体援引,报道成“过劳死”每年60万人。
2.报道称中国人均劳动时间超日韩,被传为“过劳死”人数超日韩。
3.专家解释:医学上无“过劳死”概念,“过劳死”人数无法统计更无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