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丢我们的脸,我们养你!”
2013-08-16 09:39 点击量:1305 来源:重庆日报
“你去干1000多元的销售工作,抛头露面,真是丢我们的脸!你就待在家里找,哪个时候找到好的,就再去!我们养你!”
这是某国有企业职工李某对女儿杨尚梅(化名)严厉的叮嘱。为此,杨尚梅,重庆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放弃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销售顾问的工作。3月至今,她一直奔波于各家人才市场,找父亲眼中的“好”工作,未果。
“这样的日子,多久是个头?”日前,她又顶着烈日参加汇博人才市场招聘会,面带倦容。
调查显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就业指导专家”
像杨尚梅那样,对就业的抉择权,或许不在大学生本人。
市就业局市场科曾在上半年对重庆科技学院做过调查。120个学生,对就业打算决策明晰的只有10%;而十分模糊、从未考虑的占到了15%;其他部分同学的决策则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属于‘不好说’的范围。
“90后的大学生,面对市场和网络上海量的求职信息,难免有些盲目。”市就业局市场科科长杨政分析说,绝大多数学生将父母当成第一“就业指导专家”。
只从自己经验出发
父母指导帮倒忙
但家长的就业指导都是正确的吗?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专业的高舒摇了摇头。她的第一份工作是新房销售,但父母并不同意——在重百超市收银的杨妈妈态度很坚决:“我做了一辈子销售,明白这是一碗青春饭,年龄一大就失去优势!”她希望女儿能进国企,她以前就特别羡慕进国企的,只要签了劳动合同,就如同吃上了大锅饭,企业一直养到退休。
双方处于僵持阶段。高舒就是想不明白,“家长为什么认为国企这么容易进。还有,她们都没有进房地产公司进行了解,怎么知道不稳定?”
重庆大学的唐龙娇也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她找过好几份工作,第一份给出工资2200元,“可爸爸一听怎么还没有隔壁高中毕业的孩子薪水高,就硬是没同意。”唐龙娇苦笑道,“结果,第二份工资更低,才1500元,还不如第一份工作!可惜机会没了!”
“家长更喜欢的是稳定、体面、收入又高的工作。”在汇博人才就业人力资源分析师汪郸看来,还有些家长会将自己的想法或未曾实现的愿望,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而这些愿望在大学生最难就业季里,未免有些不切合实际。
大学生就业需忠实于内心
那家长该如何扮演第一“就业指导专家”呢?
工商大学副校长黄志亮告诉记者,家长就业指导不给力,主要是不了解求职市场行情。“很多人不知道行业的工资指导价,甚至不知道岗位的竞争人数。”他希望,家长在提供就业指导之前,能多从实际出发,多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她们的岗位,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市就业局负责人表示,就业部门将加大宣传力度,把就业信息送给更多的人,包括家长。目前就业部门正在进行调研,考虑在社区开设就业指导班,指导对象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家长。
“希望大学生们忠实于内心,服从于现实,着眼于长远。”汇博人才就业人力资源分析师汪郸说,大学生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清楚了解个人的能力、意愿、所拥有的各类资源以及社会、职业需求,把握父母提供的有用信息,为自己的职场生涯做最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