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教授破解岱仙瀑布千年谜团 溪水落下被摔死
2013-03-27 08:31 点击量:2308 来源:未知
岱仙瀑布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水口镇赤石溪上,落差达184米,号称“华东第一瀑”。而在当地,关于岱仙瀑布有个流传千年的传说,瀑布太高了,溪水落下时都被“摔死”了。村民们的依据是,岱仙瀑布上游的溪水可以做出新鲜豆腐,而用瀑布下的溪水却做不出来。
更让村民疑惑的是,溪水继续往下一公里左右、过了一个叫“豆腐坂”的地方后又可以做豆腐,难道溪水不是被摔“死”而是被摔“晕”么?昨日,德化县政府透露,日前,这一谜团已经被福州大学“闽江学者”邱小平教授破解了。
因为溪水不能做豆腐村民称“水被摔死了”
德化县水口镇的人都知道,因为岱仙瀑布落差太大,流下的溪水被“摔死”了,死水怎么能做出豆腐呢?也因此,瀑布所在的村落极少有豆腐坊。
我们都知道,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先将黄豆磨成豆浆,再添加进石膏或者卤水,豆浆沉淀后出来的就是豆腐。不过有村民说,根据他们的经验,岱仙瀑布下的水不是不能做豆腐,只是与普通的水相比,需要添加更多的石膏,豆浆才能沉淀,而且这样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是苦涩的,难以入口。
不过让村民们感到不解的是,在岱仙瀑布往下有个地方叫“豆腐坂”,溪水顺流而下经过这里之后又可以做出可口的豆腐。这个叫做“豆腐坂”的地方,就在岱仙瀑布往下一公里左右的一个普通的河段。
水口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岱仙瀑布下的水“被摔死”的传说由来已久了,当地人口口相传了千年,这从“豆腐坂”这个地名就可以看出。
“摔死”还是“摔晕”福大教授和央视欲解谜
昨日,德化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日前,岱仙瀑布的谜团把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福州大学“闽江学者”邱小平教授和中央电视台吸引而来,谜团最终被邱教授破解。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邱小平教授。邱教授说,他是做矿产研究的,去年5月份,他在德化考察时,听到了这个传说感觉很好玩,就跟身边的人说,岱仙瀑布流下的水没有被“摔死”,而是被“摔晕”了,因为溪水流到“豆腐坂”后又“醒”过来了,又可以做豆腐了。
当邱教授返回北京后,恰巧遇到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的记者,对方表示兴趣很大,要做一期节
目。因此,他们于去年12月份来到岱仙瀑布,用专业仪器和实验的方式破解该谜团。
溪水下落与岩壁、空气摩擦产生静电阻碍豆浆沉淀
据介绍,当时邱教授先是以“豆腐坂”为起点,往上500米和往下500米各取了一份水样,然后用随身携带的豆浆粉搅拌后再加入相同剂量的石膏,结果发现,两份水样中的豆浆沉淀确实存在差异,这也验证了“豆腐坂”上游的溪水确实难做出豆腐。
随即,邱教授来到岱仙瀑布下,取同样的溪水做实验,发现用这里的溪水做豆腐,豆浆沉淀量更低。这就说明,从岱仙瀑布开始,越往下的溪水就越容易做出豆腐。
实验证明问题是出在溪水上,那么,究竟是溪水中的什么成分阻止了豆浆的沉淀呢?邱教授用仪器对瀑布下的溪水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瀑布下的溪水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普通溪水的两倍。
谜底终于找到了!
“通俗地说,瀑布下的溪水带有静电,阻碍了豆浆的沉淀。”邱教授说,负氧离子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也叫负离子。
原来,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微粒,而每一个微粒都包裹着正电荷,负电荷则在微粒的表面。当石膏被加入豆浆中后,会中和微粒内部和表面的正、负电荷,使得它们彼此凝结在一起,这就产生了豆腐。而岱仙瀑布下的溪水中富含的静电会阻止石膏的中和作用,豆浆也就难以凝结了。
那么,为何岱仙瀑布下的溪水会富含静电呢?邱教授说,这是因为溪水从瀑布上往下落的过程中,与岩壁、空气摩擦,产生静电。
当溪水流淌了一段距离之后,静电就会逐渐消失,到了“豆腐坂”这里后,静电消失殆尽,溪水也就和普通水一样了。
相关链接>>
岱仙瀑布,位于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伟的飞仙山峰,分两股飞泻而下,东为岱仙瀑布,西为油漏瀑布。2003年经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精确测量,德化岱仙瀑布单级落差184.053米,名列“泉州十八景”,是福建省发现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