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本土人才的软肋
2013-02-19 09:44 点击量:1097 来源:未知
‘仿佛只要穿上职业套装,用一种标准腔调说话,就职业化了,就成为职业人。职业化正在制约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内职业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正在制约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职业人和自然人角色混淆使企业管理陷入困境。专家指出,解决之道在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建立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
职业化误解
登陆人力资源相关网站,有关职业化的培训铺天盖地,这些职业化培训不是“职业化着装”,就是“沟通的技巧”或者“职业礼仪”。“仿佛只要穿上了职业套装,用一种标准腔调说话,就职业化了,就成为职业人了。”一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不以为然地说,“现在国内对职业化存在很深的误解。”
专家们认为,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每一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资质模型,形成对从事该职业的独特要求,因此,拥有职业资质是职业化最基本的要求;职业意识表现为职业敏感、职业直觉,甚至是职业本能的思维过程;职业道德是调整任职者相互关系的一种工作行为规范。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不是缺乏拥有职业资质的人,而是缺乏有高度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人才。职业资质可以通过培训获得,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培养的。国内的职业经理人可能拥有非常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他们却缺乏对职业的忠诚,而这种忠诚往往比他们对一个企业的忠诚更为重要。
一些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职业化正在制约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关职业化的问题至少存在以下困扰:
首先,自然人和职业人的角色混淆,企业没有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衡量员工,使员工处于自然人和职业人之间的游离状态。这是因为观念上不够职业化,大家看到的是,我请来你这个“人”,而没有从职业人的角度看“人”。企业管理没有把职业人和自然人分开,这样会引发很多管理问题。比如任人唯亲,再比如有些企业讲求“以人为本”,干好干坏一个样,于是陷入管理的困境。
其次,角色的扮演程度不够。近几年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普及很快,但真正彻底贯彻执行的却很少。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问题——职位说明书,为什么要有职位说明书,事实上就是描述这个人应该做哪些工作,应具备哪些条件。
职业化瓶颈
职业化的瓶颈就是体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三资企业大约有1/5的人员是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大约有1/10,国企就不用说了。一位业内专家忧虑地说:“什么体制吸引什么样的人,决定其职业化要达到什么程度。”
职业化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市场行为,进行市场配置,而不是行政干预,不是一纸任命。比如职业经理,只要我具备职业经理的素质,只要有相应岗位,就能胜任。只要我觉得可以胜任、合适的就可以,不管到哪儿,都履行我的职业行为。职业化要有一个制度化的体系来支持。